安瓿瓶残氧仪是用于检测安瓿瓶内残余氧气含量的专业设备,其使用需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以下是其使用方法的详细说明:
一、操作前准备
仪器检查
确认残氧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,包括电源线连接良好、仪器表面清洁无灰尘、内部没有故障。
检查传感器是否清洁,必要时用柔软的布或专用清洁剂轻轻擦拭,避免使用腐蚀性溶剂。
确保仪器已校准。若未校准,需使用已知氧气浓度的标准气体(如纯度≥99.9%的氮气或含20.9%氧气的空气)进行零点校准和量程校准。校准过程中,将标准气体连接到仪器进气口,按屏幕提示完成操作,直至显示值与标准气体浓度一致。
样品准备
检查安瓿瓶外观,确保无损坏、标签清晰完整。
对安瓿瓶进行清洁处理,去除表面杂质,防止外部污染干扰检测结果。
将安瓿瓶按顺序放置在检测台上,便于后续自动化操作。
环境控制
保持操作环境清洁、干燥,避免灰尘和湿度过高影响检测精度。
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,防止气体干扰。
二、取样操作
根据安瓿瓶类型选择合适的取样方式:
无损取样(适用于可穿刺包装)
使用专用无损取样针,轻轻刺入安瓿瓶顶部空间,确保插入深度适中,避免刺破包装底部。
控制采样速度和量,确保采集的气体具有代表性。
破碎取样(适用于需释放内部气体的场景)
将安瓿瓶置于水下气体收集装置内,防止气体直接逸散到空气中。
使用长钳等工具破碎安瓿瓶,释放顶空气体,并观察收集器上汇集的气体。
三、检测与分析
气体注入与分析仪
将取样得到的顶空气体样品注入残氧仪中,或将仪器探头直接插入通过无损取样针获取的样品中。
启动仪器,开始测试安瓿瓶内顶空气体的成分。仪器会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残氧量。
结果读取与记录
检测完成后,仪器自动停机并显示测试结果(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氧气浓度)。
记录测试数据,包括安瓿瓶编号、检测时间、残氧量等信息。
若需进一步分析,可将数据通过接口传输至计算机,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存储和处理。
四、结果评估与后续处理
结果分析
根据残氧量评估安瓿瓶内顶空气体成分,进而判断药品的密封性和稳定性。
一般情况下,残氧量越低,说明密封性越好,药品稳定性越高。
若某批次安瓿瓶残氧量普遍偏高,需检查生产环节(如灌封气体纯度、灌封速度)是否存在问题。
仪器维护
定期对残氧仪进行校准,确保检测精度。
清洁取样针和仪器表面,避免灰尘和残留物影响下次检测。
检查设备状态,及时更换耗材(如传感器、电池)。
五、安瓿瓶残氧仪安全注意事项
操作安全
破碎取样时,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,避免气体泄漏或碎片飞溅。
避免在易燃、易爆或有毒气体环境中使用仪器。
取样规范
取样针插入深度适中,避免刺破包装底部导致氧气泄漏。
取样位置均匀,避免在包装边缘或角落取样,以提高结果代表性。